滥用抗生素会引发“狼疮性肾炎”您知道吗?

创始人

 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,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。因此,抗生素对人们来说不仅不陌生,更是经常运用的常用药。但是药三分毒,药物的盲目使用不仅失去了治病的本性,还可能是“致病”的杀手。例如:“红斑狼疮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85—95/10万,80%的患者有肾损伤,目前全国患者超过1000万。研究表明,滥用抗生素是诱发狼疮性肾炎的重要因素之一。”重型狼疮性肾炎,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8—9倍。该病是一种多基因疾病,但在没有外部诱因的情况下不易发病。研究表明滥用抗生素、病毒感染、使用染发剂等化学污染,都可诱发该病。尤其是半合成青霉素、部分治疗高血压药物等,在不规范使用的情况下会诱发狼疮性肾炎,这也是导致该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除了药物诱发外,遗传、心理、环境也是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因素

  1.遗传因素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,遗传因素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。狼疮性肾炎病人可有家庭史,近亲患病率较高。HLA﹣DR2检出率明显较正常人为高,HLA﹣DQW1、HLA﹣DQW2、HLA﹣B8、也较多见。此外,C2、C4、Clr、及Cls缺乏易患狼疮性肾炎。近年来,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,深化了狼疮性肾炎免疫遗传学的研究,提示MHC基因等以外的一些“自身免疫基因”可能在狼疮性肾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2.性激素。鉴于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,且多在生育期发病,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。妊娠可使半数病人恶化。狼疮性肾炎实验动物给以雌激素使病情加重,如给以雄激素可减轻病情。现已发现本病患者无论男女,其雌酮羟基化产物均升高,而睾丸酮则降低。

  3.心理因素。一些研究揭示心理应激不仅可以促发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,而且也可能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原因。然而应激对个体的反应强度受个体素质、人格特征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强度、持续时间及频度的影响。

  4.环境因素。阳光或紫外线照射,皮肤角细胞受紫外线刺激,分泌白介素1刺激B细胞,并诱发T细胞产生白介素2,刺激免疫系统使病情恶化。有人认为紫外线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,使抗原性增强。日光过敏见于40%的狼疮性肾炎患者。寒冷或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

  据统计显示,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。在医学上,他们被称为‘药源性致死’。也就是说,他们不是病死的,而是吃药吃死的。其中,40%死于抗生素的滥用。”因此,提醒人们,日常用药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。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变化,要及时到医院检查。